婴儿发信号,爸爸妈妈要回话
有些妈妈觉得一哭就抱会培养好抱的习惯,而横下心来对啼哭的孩子置之不理。却不知如此的做法会引起非常紧急的后果。
现在婴儿的心理卫生问题尚未引起大家的看重,其实婴儿期的很多心理疾病对儿童完善人格的形成有非常大的影响,满足婴儿的心理需要与满足他们的生理需要同样要紧。
当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时,给家人带来不少欢乐。别以为他只能吃奶、睡觉或是大声哭泣,很多研究表明,孩子出生后,甚至出生前,他们的感觉器官已经十分发达,甚至能有选择地做出反应。婴儿的这类能力会伴随年龄的增长渐渐增强。因为幼儿具备各种心理活动能力,因此,不适合的养育方法和不好的的环境原因,与本身的生物学原因,都大概使幼儿出现心理疾病。
婴儿因为表达能力有限,只能通过哭或者肢体语言来表达我们的需要。假如他发出的信号一直得不到回话,婴儿就会陷入一种无助状况。婴儿会得到一种经验,即他们自己不可以控制自己的环境,因而渐渐舍弃对环境的探索,当婴儿得不到回话性环境时,他只能掌握舍弃,这类婴儿常常表现出冷漠、被动和退缩,反应迟钝,发育缓慢。因此,不必担忧好抱成癖,想抱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把孩子抱在怀里。